秋分送秋牛是什么习俗?什么是祭月节?祭月节演变成中秋节 秋分节气的风俗习惯和物候现象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和春分节气一样,都是白昼时间和夜晚时间等长的一天,也就是说平分了白天和黑夜。同时,秋分的分也是平分秋季的意思,因为在秋分这天,是秋季的中间。从秋分以后,白昼时间逐渐缩短,夜晚的时间逐渐变长,直到“冬至日”夜间时间达到最长。

在古代,天子要在秋分这天率领百官到月坛举行祭月的仪式。因为“秋分”节气最开始是传统的“祭月节”,但是由于节气的规律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位置为定的,所以并不是每次“祭月节”都是满月状态,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调整到了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现在的中秋节。

閱讀全文

什么是贴秋膘?“秋”字原本写作什么?立秋节气的物候现象和风俗习惯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因为“立”是开始的意思,所以立秋就是指的秋天开始了。也是传统的“四时八节”之一。

从《说文解字》里面提及的“秋”字来说,现在的秋字是有所省略的。大家都知道汉字是象形的,所以在籀(zhòu)文里面,是写作“龝”,有的在”龝“的”禾“部下加一个”火“字构成。也就是由”禾“”火“”龜“这三个部件构成。意思是将乌龟放在火上烤,因为火焰炽热,乌龟的四肢和头都会收进壳里,这里取了“收”这个意思,再加上一个“禾”旁,意思就是到了谷物丰收的时候,也就是秋天到了的意思,这就是“秋”。

閱讀全文

什么是晒经节?小暑食新是什么习俗?六月六看谷秀的民谚怎么来的 小暑节气的风俗习惯和物候现象

小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暑,就是热的意思。小暑是六月节,月初的是小暑,月中的是大暑。意思就是炎热的天气开始了,但还没有达到极致。农谚有“六月六,看谷秀”的说法,其实就是在小暑节气期间,谷物等春播的农作物的秀穗开始逐渐灌浆,重量增加,开始下垂,呈现即将成熟的景象。

由于小暑节气前后的气温逐步变高,阳光照射也慢慢变强,所以在“六月六”这天,民间有晾晒衣物的习俗,就是晒干衣物中多余水分和细菌,达到消毒杀菌防止发霉的效果。在佛教,以“六月六”为“晒经节”,也是同样的道理,用阳光照射防止经卷发霉。

閱讀全文

有人专门贩卖“傻鬼”?心中有鬼这个鬼其实叫做“膏肓鬼”?有专门惩治阳界贪官污吏的“掠剩鬼”?有专门收魂的“拘魂鬼”?读书《冥界百鬼》

先说傻鬼。居然还有人专门做卖鬼的买卖。据说在《耳食录》里面记载,有一个叫田乙的绍兴人,就是专门卖鬼的,所以绰号叫“田卖鬼”。

据说这个田卖鬼以一次夜里碰见一个怪物,暗自猜测是鬼,经过了一些交流后发现这个鬼很傻,居然说什么就信什么。比如这个傻鬼问田乙为什么身体摸上去是有温度的,田乙说是因为刚刚做鬼,所以是热的,傻鬼居然相信了。这样一来二去的交流着,田乙就套傻鬼的话,问傻鬼,说自己刚刚做鬼,很多东西都不懂,你已经做了几十年的鬼了,肯定有一些经验,就问鬼怕什么,自己好提防着。傻鬼就说鬼喜欢女子的头发,忌讳男子的鼻涕。于是田卖鬼就记在了心里。

閱讀全文

捉鬼神将钟馗最开始只是一根木棒?为什么鬼怕门神神荼郁垒金鸡老虎?爱情婚姻的保护神“泗州大圣”是谁?鬼为什么怕桃木?牛王其实是一颗树? 读书《民间百神》

先说泗洲大圣。关于泗州大圣的说法很多,其中有一个说法,说泗州大圣是婚恋受挫者的保护神,其中流传着一个故事,觉得比较有意思,这里分享一下。

据说有一条洛阳江,江水非常的湍急,渡江非常的不容易。相传在宋朝的时候,书法家蔡襄当上当地太守,准备给这条洛阳江建一座渡江的桥。但是江水实在太过湍急,连打桥基的大条石都被江水冲走了,来来回回试了很多办法,都不奏效。正在太守发愁没有办法的时候。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