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和家族里亲人聚会,长辈们各种海侃。不知怎么的就说到了买东西,然后就抛出了自己买过的各种东西,怎么怎么好用,怎么怎么物美价廉。然后纷纷委托对方帮自己也买一份,气氛其乐融融。
但我却在一旁默默的感觉无奈,这分明就是冲动型消费心理在作祟。当自己发现一个商品外观好看,或者导购会忽悠,都会买单。但没有真的去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所买的商品。 也不管所购商品的主要价值是什么,反正就图一时的心理快感。
听别人说破壁机怎么怎么好,然后自己跟风也买了,自以为会每天早早的起床,为自己和家人做一顿营养的早餐,结果晚起才是自己的常态,然后自我安慰外出解决早餐或许效率更高,于是心安理得的将破壁机遗忘在角落。
又听说健身可以减肥塑形,于是心潮澎湃的去办了健身卡,勉为其难的坚持了半个月就没去了。然后发现健身不健身体型变化不大,于是又对自己说,还是在家刷剧吧,每天上班那么累了,下班就该放松放松了。
然后又听说最近某某书很火,很多大咖都在读。于是又毫不犹疑的买了一整套书回来,时间过去了一两年,最后发现除了第一本看了前几页以外,剩余的书都还未拆封。然后发了一条“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自嘲朋友圈。
其实要克服冲动型消费也简单,只需要在买之前问自己几个问题。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个东西,有没有替代品。是否真的现在就要买,买回去使用频率高吗?真的能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吗?不买会降低生活品质吗?
我想问过这些问题后,购物的冲动感会减少,会较为冷静的思考自己的真实需求,做出恰当的购买决策。
看来我就是冲动型消费,我要控制我自己
慢慢来
女人最无法节制,买东西完全不考虑后果不考虑经济,只管手里有钱有信用卡就花,真是无语。
要多多劝导,不过估计听得进去的很少
最大的消费就是书了 一堆书没怎么翻
看完一本再买下一本,或许要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