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这本书作者萧红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写出了她所在的那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可以说,那个年代那个地方的人是愚昧和固执的。看完后有种压抑感。以今天的价值观和认知,会觉得作者笔下的那些人只会得过且过,老百姓对自己的愚昧却不自知,认为一切理应如此。
在书里的社会,生病了只会去跳大神,而不是找医生。一切自己不知道不能理解的事情都可以归结为有鬼神作怪。
更让人觉得寒心的是,人们的冷漠。在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看热闹成了最大的娱乐消遣。东家死人了,西家娶童养媳了,甚至一个大水坑淹死鸡鸭鹅都可以成为当地热门头条,人人传诵。
虽然我历来不看鲁迅的书,但看完这本书后,我貌似能够理解鲁迅说的那句“麻木的中国人”的深刻含义了,能够体会他那种愤慨的心情。
到今天也没什么改变。UC震惊部,遍地键盘侠。
随着知识和科技的普及,很多腐朽的价值观也在慢慢的淡化出历史舞台。
听上去是好书
了解那个时期小人物生活状态,是个较好的渠道
《生死场》貌似就在《呼兰河传》的后面,在一本书的,感觉对小人物的刻画也很到位
是的,相比之下,《生死场》写出了普通人开始有了觉醒意识了。
一天两处看到《呼兰河传》推荐,看起来很不错。
确实还不错,对特殊时期的小人物价值观刻画得很到位。但是看完会觉得很冷漠,又无奈又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