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见有人在问如何理解孝道,什么才叫孝。那我就说浅显的说说什么是孝。《孝经》里面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句关于孝道的言论能够流传至今,其内涵价值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首先,中国一直都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讲究礼仪,而在我看来孝道也是礼仪的一部分。而孝的开始就是孝顺父母。这是对一个人心性最基本的要求,试想一下,一个连父母都冷眼相对的人如何取信于社会,如何在社会立足。
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很多人解读为对家族基因的维护。其实在我看来就是家风的传承。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家族的形象,所以自己的外表就要整洁完整,不能随意破坏。对家族形象的维护和敬畏也就是对家中长辈的孝。所以称之为“孝之始也”。
而“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说的就是要将这种孝道发扬传承下去。在我看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让自己对社会有价值,这样作为父母的也会感到骄傲和光荣,这样才是孝道的最终归宿。
所以,孝就是在内做一个让父母放心且满意的孩子,在外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发扬良好的家风和处世方式,让外界对自己的家族有认同感。这就是我浅显理解的孝道。
但是孝顺也不是对父母言听计从,如果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那就叫愚孝。经常听说的妈宝男就属于愚孝。如果至始至终都对父母言听计从,对任何事物都不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做只会让父母觉得孩子还没有长大,还需要自己的庇护。
所以,要用平和的心态和父母沟通,告诉他们作为子女的自己已经有了健全的三观,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不让父母过多的为自己操心,这才是最本质的孝道。
孝和顺是两个问题,但在中国一直给绑一起了。
我觉得你说的很对,孝道有很多种形式,父母接受且舒服的方式就好了。
是的,一家人其乐融融就好,幸福往往在细节处
对的,不能愚孝。然父母开心安心也是孝顺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推移,觉得父母每天开心就是最大的心安
中国的孝顺很像一场交易,拿抚养换赡养,殊不知都是人之常情,本不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