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作者的讲义和现场的问答组成的。我是冲着2018年度中国好书的名头去读的,也许是我见解不够,感觉内容还可以再充实一点。但书中的某些内容还是很有养分的。
书中说,早期的造字法则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其中有个例子很形象。
“東”:表示太阳升起的状态来表达东方,所以“日”字在树木的“木”的中间,表示太阳正在升起;“杲”:读gǎo,意为明亮。指太阳高过树木,没有了遮挡,所以变得明亮;“杳”:读yǎo,是指太阳沉入地平线。通过一个“日”字在“木”字的不同位置便有了不同意思的字。
还有“封”字。封字在金文里是一个人伸出双手种树的造型,后来右边变成了“寸”字。因为在古代,分封小国,就是用种树来体现边界。
还有一个“矫情”。分开来说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叫矫情了。“矫”,从矢,古代造箭的标准是箭头重量均匀,箭杆直。因为直,所以也把箭杆当尺子用。“情”,原本是指事物与生俱来的本真状态。所以矫情就是去刻意矫正事物本来的状态,就很勉强不自然。
另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就是汉字是二维的。因为英文是线性的,从左到右由不同的字母组成既定的单词。而汉字是二维的,即在横纵两个方向上都可以书写文字,比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这种二维构造的优势就是可以在较小的篇幅里表达更多的信息。
中华古文化“源远”,忙碌的今天,一些释义似乎难以“流长”。我们很少静下心来研究汉字的家世。
就是啊,汉字的背后的故事也非常有趣。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历史的还原,承载着岁月的更迭与记述
羡慕读书的人
读书也是一种消遣,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