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到底是谁的错?-看《寄生虫》有感

寄生虫,寄生上流,电影,感悟,影评

这两天把一直很有口碑的韩国电影《寄生虫》看了,又叫《寄生上流》。电影整体的节凑感和剧情都还是不错的,其中有几组镜头的对比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这部电影的情节线就是社会底层穷人是如何一步步寄生到富裕阶层中,而最后又梦碎的故事。

而这里要探讨的是,穷到底是谁的错?是穷人自己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还是兼而有之?

电影一开始,全家无业的金家四口住在半地下室里,哥哥金基宇为了蹭楼上的免费wifi,拿着手机满屋子找信号,最后在破败斑驳的卫生间里找到了信号,结束了停机且没有网络的日子,电影一开始就给人一种酸涩的穷困感。电影里貌似没有明确交代他们为何一家无业,但他们貌似已经习惯了这种寄生的生活方式。

让我感觉最有戏剧张力的一组镜头就是金家父子女三人落魄逃出豪宅那一幕。同样是瓢泼大雨的夜晚,豪宅内的朴姓夫妇在阔气的客厅里调情然后与屋外草坪上玩印第安角色扮演的儿子玩亲子互动,而金家三人却顶着瓢泼大雨下长长的阶梯回到位于半地下室的家,而这个家位于城市低洼处,已经被大雨带来的城市内涝淹没。

一面是阔气而舒心的幸福氛围,一面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而疲于奔命的倔强挣扎。用同一场瓢泼大雨刻画了不同阶层人的应对态度。这场瓢泼大雨无疑就是指生活中的意外和冲击。那个长长的阶梯也是在暗示穷人与富人的差距,随着内涝的洪水灌进阶梯下方的穷人家里时,是最让我触动的时候。内涝洪水从高处不断的灌入低洼处,对本就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予以无情的冲击。处在高处的人高枕无忧,底层的人却为了生存而无力挣扎。 这部片子把社会层级的高差与物理高差赤裸裸的结合并表现了出来。

这里也可以看出,一场普通的大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稀松平常。但对于某些群体来说,可能真的就是灭顶之灾。他们会为了一件看似普通的事物而拼尽全力,也许最后的结果还不尽如人意。

是他们不够努力吗?金家这种耍小聪明的寄生手段有待商榷,但他们积极生活是看得见的。金家的两个子女不够聪明吗?也许他们只是差一个机会,也许这个机会就决定了他们的未来出路和社会地位。就好比电影里,哥哥金基宇就是得到好友的介绍得到了一份还算体面的英语家教工作。

是从小的穷人思维的错吗?不同物质条件会造就不同的三观,就如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父母再催婚催找对象,就这样说》里对于后代影响的所言,如果物质条件丰裕,孩子从小就有足够的试错成本,遇到各种问题也会积极的去面对并在物质的帮助下找到解决的方案,从而树立起自信心。而家境贫寒的子女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自卑,他们没有试错成本,所以怕出错,做事就会畏首畏尾。

富人每天诗词歌赋人生理想,而穷人却为了温饱而拼命挣扎,两者的心态是不一样的,他们看世界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

也许就如电影里金家父母对于富人的评价一样。开始用“有钱却很善良”,这是一个转折语气,既有钱,却发现还很善良。紧接着改成“有钱所以善良”,因为有钱,所以善良。不完全赞同这个观点,但也如后面那句话所说:“钱就是熨斗,把生活的褶皱熨平”。生活的褶皱都熨平了,生活自然也就倍感丝滑了。

相关文章:父母再催婚催找对象,就这样说
相关文章:为什么有人会说“穷欢乐,富忧愁”

1 則留言

    • 曾经看过一段文字,说的是穷人想翻身太难了,因为随时都要为了基本生存而思虑万千。他们也知道努力,知道可以翻身,但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这个时间跨度太长了,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有了一点可以尝的甜头或者有了可以暂时不用努力的资本后往往也就不那么努力了,心里会想都努力那么久了还是该让自己休息一下了。貌似有个名词叫心理代偿(不知说对没有)。说的就是这种心理状态。

      Reply
  1. 看过了,觉得有点可惜,但是本身阶层的矛盾有时候是不可调和,各取所需相安无事,一旦失去平衡,矛盾和冲突就显现出来了。

    Reply
    • 是的,个人觉得这部电影的冲突点设置得很好。不仅是穷与富的冲突,更是由此产生的处世态度的冲突。而由此产生的层级间的矛盾确实很难调和

      Reply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