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服饰,读书,茶道

发现有这本书是一个偶然,但让我稍感意外的是此书的编著者,沈从文。毕竟在以往的认知中,他是写《边城》的小说家,没想到还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样的学术著作。

这本学术著作确实一般人看着可能趣味不大,非专业的人看这类书籍估计也吸收不了其中的养分,只能把其中觉得印象深刻的内容记下来。

传说伯余开始做衣服。总的来说什么汉服华服胡服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历史发展逐渐融合的,是历史的选择。比如现在的服装就和胡服类似。电视剧里那种一袭长衣宽袖,走路带风,蹁跹得要死那种是不存在的。

要说有,那也是皇室贵族专享,普通老百姓是要下地劳动的,都是小袖干练的衣服,干活才方便。然后普通人能穿的颜色也是法令规定了的,反正就是暗淡的土到渣那种颜色,穿禁色是要进去的。这和古代出家当和尚一样,都是有规定的,简单说就是你必须要有和尚执业证书才可以去庙子里上班,不然就是非法从业。

书中说男孩小时候在脑袋顶门两边各留一撮头发,结成小角丫,女孩则在顶门留一撮做角丫,以此来做男女的外貌区别。这和现在的女孩留双马尾类似,只不过以前是男孩的专属。我在想,这种男孩留双角丫的习俗也许是一种从动物身上学来的雄性象征,比如雄鹿长角,公羊长角。

另一个,古代婢女称作丫环,那是因为丫环头上的发式是由丫角和盘成的双环组成的,所以并称丫环。

相关文章:读《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1 則留言

  1. 读书好习惯,我不知还能否拾起来。有人说,服饰是人的第二层皮肤,进入别人眼帘的,服饰占了绝对比重。不得不重视。

    Reply
    • 说得有道理。这个浮躁的社会,第一印象很重要,再加上人都是爱偷懒的,懒得去了解别人的内在,所以以貌取人就省事多了。而更多的人都喜欢靠服饰来体现自己的个性和社会地位,所以服饰也成了一种社交道具。

      Reply
      • 感觉社会中流传的一些鸡汤,确实需要我们仔细思考,有些比如人的内在更重要的说法,值得怀疑。

        Reply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