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夏就标志着夏天的来临,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据说在《礼记·月令》里面有记载,说古代帝王要在立夏这一天率领百官到京城的南郊举行迎接夏天的仪式。因为夏季非常的炎热,所以用火来象征。在仪式上要祭祀炎帝祝融,包括帝王在内的君臣都要穿着火红的颜色,甚至连车马都用火红的颜色进行装饰,以此表示对万物生长的祈盼。
《尔雅》里有“夏,大也。万物至此皆长大。”,由此可见,夏的本意是指万物在夏天长大这一特性。
什么是立夏称人呢?因为夏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就是不断积蓄能量的季节。但是夏季炎热,有的人会出现不思饮食,身体乏力的现象,在本应茁长成长的季节可能会因为炎热不思饮食导致成长不足,所以有立夏称人这个习俗,而立夏称人主要是长辈对小孩进行的。在立夏这天将小孩称一下体重,然后到立秋这天再称一下体重,看看小孩体重在夏季的变化。然后在立秋这天吃炖肉以此补回损失,也就是“贴秋膘”。通过这一习俗,可以发现这是长辈对晚辈茁长成长的期望。
另外,立夏还有个习俗,那就是立夏尝新。所以有立夏见三新的说法,三新就是指刚成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还有立夏尝三鲜的说法。这三鲜又分为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是指蚕豆、苋菜、黄瓜;树三鲜是指樱桃、枇杷、杏子;水三鲜是指海蛳、河豚、鲥鱼。在经过一个寒冬过后,春回大地,漫长的等待,终于有了第一波成熟的食物可以享用,这些尝新的仪式,仿佛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馈赠的一种喜悦之情和感激之情。
最后说一下和立夏对应的七十二候花信风。立夏一候是稠李,立夏二候是钝叶杜鹃,立夏三候是泡桐。
立夏了,天气开始热了。
虽然立夏了,我们这边大风下雨,温度骤降,五台山还下雪了
鸟叔来贵博客参观学习,通过十年之约穿梭至此,期待回访!
对啊,我这里也是阴晴不定。
今年夏天有点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