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牙祭是什么?大寒节气的风俗习惯和物候现象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期。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虽然是最冷的时候,但最冷的时候过了就是春天了。因“大寒”节气经历“四九”的中后期和“五九”的全程,也就是从“冰上走“慢慢过渡到“沿河看柳”的过程。自此,春天的到来已经不远了。

大寒节气的物候现象:
大寒一候:鸡始乳;乳就是养育的意思。
大寒二候:征鸟厉疾;征鸟就是指的像鹰隼一类的动物。意思在大寒时节,天寒地冻,只有像鹰隼一类的猛禽才有能力在空中疾飞捕食,以此挨过寒冬。
大寒三候:水泽腹坚;意思是在大寒时节,天气寒冷,气温极低,不仅仅是水的表面结冰了,就连水下部也结冰了,所以说“水泽腹坚”。

大寒节气的风俗习惯:
大寒迎年:因为在大寒节气过后就是和春节相差不远的立春节气,所以这个时候大家都忙着准备过年的事情,有着辞旧迎新的意味在里面。一般有“食糯”、“纵饮”、“做牙”、“除尘”等等。

“食糯”就是在大寒节气这天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纵饮”就是字面意思,开怀畅饮。
“做牙”就是常说的“打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的仪式,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头牙在农历的二月二,尾牙则在腊月十六。但对于雇工来说就不是那么开心了,因为在尾牙的时候会根据今年的收成来决定是否解雇雇工或解雇谁。而解雇谁通常是在尾牙的时候,会上一道有有鸡的硬菜,而这个鸡头对着谁就暗示解雇谁。
“除尘”就是字面意思,就是打扫卫生,寓意扫除不详,

最后分享一下和大寒节气对应的七十二候花信风。大寒一候是款冬,大寒二候是獐耳,大寒三候迎春。

1 則留言

  1. “上一道有鸡的硬菜”,是现在大多数人片面理解的“打牙祭”,在我们这边,“吃顿好的”=“打牙祭”。

    Reply
    • 现在打牙祭成了一句调侃的词语了,比如某天参加了谁的婚宴或寿宴,大吃一顿,会自嘲今天打牙祭了。

      Reply

Leave a Comment.